东营上半年社会消费品市场总额近400亿 同比增7.7%
东营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东营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7月26日,市统计局发布2016年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上半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热点商品消费减退、原油价格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05亿元,同比增长7.7%,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东营市社会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
据市统计局相关工作人员分析,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呈现5大特点,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消费地域、消费形态、重点企业以及商品销售情况等方面。
消费品市场根据规模分为限额以上市场和限额以下市场。从市场规模看,限下市场表现优于限上市场。上半年,全市限下消费品市场零售额213.24亿元,同比增长19.6%,拉动市场增长9.8个百分点;限上市场零售额170.81亿元,同比下降4.2%,比上年同期回落4.4个百分点,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6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乡村市场快速增长,跑赢城镇市场。上半年,全市乡村市场零售额51.58亿元,同比增长16.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8.8个百分点;城镇市场零售额332.47亿元,同比增长6.4%,增幅回落2.8个百分点。
据分析,乡村市场火热的原因与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有关。其次,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也进一步优化了乡村消费环境,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提高乡村居民消费能力,使得农民“能消费”。同时,城乡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群众心里少了后顾之忧,做到了“敢消费”。此外,农村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快,消费环境得到优化,农民呈现出了“愿消费”的情况。
从消费形态看,上半年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等四大行业增速均衡平稳,均在7%以上。数据显示,2016年1月—6月,全市批发业零售额61.03亿元,同比增长7.4%;零售业零售额288.74亿元,增长7.7%;住宿业零售额3.38亿元,增长8.2%;餐饮业零售额30.90亿元,增长7.7%。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龙头企业对社会消费品市场的拉动作用减弱。上半年,全市零售额达到亿元的法人单位37家,累计零售额101.70亿元,同比下降4.5%,拉低限上零售额2.7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有23大类商品列入统计范围。上半年这些商品销售呈现喜忧参半的态势。药品、煤炭类增长快速。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全市中西药品类商品同比增长28.6%,煤炭及制品类商品增长13.9%,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4.8和6.7个百分点。食品、化妆品、办公用品等类增长平稳。食品类商品同比增长2.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4%,化妆品类增长5.0%,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5.6%。
在这7大类商品外,限上市场23类商品中有16类商品消费下降,占总体的近七成。记者注意到,下降较大有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金银珠宝类和五金、电料类,分别同比下降13.1%、24.9%、25.8%、26.0%。(记者 张小杰 通讯员 张建民)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46-836180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