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东营水产品产量27.2万吨 渔业产值94.5亿元
东营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东营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荫鲁参加行风热线节目
齐鲁网东营8月20日讯(东营电台 左振平、夏冰)8月19日,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荫鲁参加东营市广播电视台行风热线节目,介绍了今年以来东营市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情况。
陈荫鲁说:今年以来,在东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1号文件、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和《关于发展现代渔业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坚持海洋内陆统筹、提质增效并重,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提升海洋综合管理服务水平,规范用海秩序,健全完善海洋与渔业产业体系,努力推动现代渔业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全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新的加强和提高,全市渔业增养殖面积达到197万亩,1-7月份,全市实现水产品产量27.2万吨、渔业总产值9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34%、2.33%.
一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东营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获得省政府批复,东营港、广利港建设等政府重点工程用海审批工作进展顺利。发布了《2015年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每天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发布海洋预报。全市用海秩序保持稳定,海洋渔业执法基地专用码头工程、东营市海洋宣传教育基地、海洋规划进城市规划展览馆工作等进展顺利。
二是现代渔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优势主导产业持续发展,全市海参养殖面积24.9万亩,黄河口大闸蟹养殖面积7.5万亩,对虾养殖面积36.7万亩,“黄河口海参广场” 建设项目正在对项目建设方案作进一步的完善。争取省级“海上粮仓”渔业园区建设扶持资金500万元,实施垦利海盈公司底播型海洋牧场、河口龙翔现代渔业示范区和华春公司刺参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全市水产苗种生产单位达到31家,育苗水体达到50万立方米,年可繁育各类苗种量共计70多亿单位。争取放流资金1704万元,放流海蜇、中国对虾、大闸蟹等苗种5.2亿单位。 三是渔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依托山东省刺参、虾蟹类和贝类创新团队的科研力量,积极筹备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共实施科研推广项目8个,目前进展顺利。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5期,培训渔民3600人次,有效提高了全市水产养殖产业的整体水平。
四是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针对广利港渔船商船安全通航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调研论证,正在研究制定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完成农业部、省级、市级监督抽检任务171个。加强海上渔业生产安全管理,逐级从严落实监管责任,对涉外渔船实行包保盯靠管理。加强伏季休渔管理,全市1561艘应休渔船全部按要求进港停靠休渔,目前伏季休渔秩序良好,全市海上渔业生产安全形势稳定。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46-836180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