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加快农业示范区建设 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东营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东营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冬枣丰收
齐鲁网9月17日讯(东营电台 左振平)近年来,东营市河口区紧紧围绕打造全市北部重要增长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目标定位,以率先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引领,突出现代畜牧、高效渔业两大重点,瞄准产业结构调整精准发力,实现了园区建设、产业集聚、农业结构调整同步推进,让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逐渐展现。
高点定位,科学规划布局。河口区立足当地实际和资源禀赋,在发展目标上,以全国一流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打造陆海统筹、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在规划布局上,按照“全域一体、板块布局、龙头带动、产业支撑”的原则,高水平编制了《河口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将全区整建制规划为一个大的现代农业园区,科学划分功能板块,集中布局高端项目,推进产业集聚和企业组团发展。根据产业发展基础和方向,优化空间布局,在城区附近布局黄河口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园,在河口北部打造百万亩生态渔业区,沿西黄河故道和神仙沟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带,在东部、中部、西部,发挥土地广阔的优势,发展奶牛、肉牛和生猪规模养殖,“一园、一区、两带、三组团”的发展格局已初步显现。
坚持龙头带动,做大优势产业。遵循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把优质龙头项目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畜牧业以澳亚奶牛、印尼佳发肉牛养殖为龙头,园区内建有青贮饲草种植基地、良种繁育基地、高端乳制品加工厂、肉牛屠宰加工厂等设施项目,逐步构建起“饲草饲料- 规模养殖-肉乳加工-生物能源-有机肥加工”的全产业链。总投资15亿元建成了澳亚三大万头奶牛牧场,依托澳亚现代牧场,引进实施了总投资1.2亿美元的高端乳制品深加工项目;引进发展了印尼佳发年出栏10万头肉牛养殖项目,特别是随着去年6月全省第一家澳大利亚肉牛进口屠宰加工口岸的成功获批,以及澳源牛业年屠宰10万头肉牛加工厂、进口活畜防疫隔离场等项目的顺利推进,为打造完整的肉牛产业全链奠定了良好基础。江西正邦集团计划投资16.48亿元建设的生态产业园项目,科学规划了养殖园、种植园、种养结合示范区和加工贸易服务区“两区两园”的发展格局,其中今明两年建设三泉、牟桥、南王3处养殖场和年屠宰生猪200万头的加工区1处,达产后将实现年出栏百万头生猪的发展目标。充分挖掘临海资源优势,打造百万亩渔业生态区,建设“海上河口”.高度重视海洋产业的循环发展,按照“综合开发、梯次利用”的原则,不断创新海域使用模式。在北部百万亩生态渔业区建成10万亩原盐生产区、20万亩立体养殖区、15万亩海参养殖区、20万亩浅海贝类增殖区及5万亩海洋牧场,引进发展了鱼粉加工、冷冻仓储等项目,一条集育苗、养殖、制盐、提溴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
加快发展现代种养业。依托黄河故道和30万亩未利用地开发,高起点规划建设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先后引进发展了江西正邦百万头生猪养殖、3万亩航天汉麻种植基地、10万亩青贮玉米等龙头项目,规划了一批四季采摘、休闲观光、农耕体验等项目,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不断深化与袁隆平院士团队的合作,加强与种业等科研院所的联系对接,打造一批集“育、繁、推”于一体的产业化推广平台,努力推动传统种植业向高质高效现代农业转变。
截至目前,河口区累计发展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69家,注册成立家庭农场70家;带动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1.4万户,安置农民工5000余人,有力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46-836180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