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方案公布
东营翻译公司推荐
日前,东营市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东营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要求,“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地下综合管廊长度60公里以上,其中2016年开工建设和建成的管廊长度分别不少于12公里和6公里。而省下达东营市的任务是,“十三五”期间建成城市综合地下管廊30公里以上。东营市目标是完成省下达任务的两倍。
方案对各县区、东营开发区、东营港开发区完成任务进行了分解。东营区“十三五”期间建成6公里,其中2016-2017年至少开工4公里,建成2公里;河口区“十三五”期间建成6公里,2016-2017年至少开工4公里,建成2公里;广饶县“十三五”期间建成10公里,2016-2017年至少开工8公里,建成4公里;垦利县“十三五”期间建成6公里,2016-2017年至少开工4公里,建成2公里;利津县“十三五”期间建成6公里,2016-2017年至少开工4公里,建成2公里;东营开发区“十三五”期间建成15公里,2016-2017年至少开工12公里,建成6公里,其中2016年开工建设不少于6公里,建成不少于3公里;东营港开发区“十三五”期间建成15公里,2016-2017年至少开工12公里,建成6公里,其中2016年开工建设不少于6公里,建成不少于3公里;全市“十三五”期间合计建成64公里,2016-2017年至少开工48公里,建成24公里,其中2016年开工建设不少于12公里,建成不少于6公里。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方案要求,在地下管线普查的基础上,统筹各类管线实际发展需要,组织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规划期限原则上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同时,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行业及省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应根据10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计,按照城市生命线工程抗震减灾的要求,达到乙类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建设标准。此外,方案对管线入廊作了规范要求。
据介绍,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等问题,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而且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记者 马高超)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46-836180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