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维度(2)
而最重要的是与时代的气场相隔绝。文艺女神也许无法原谅今天的批评家那种势利的、八面玲珑的奴才笑脸。今天的批评家太忙了,所要奔赴的名利场太多了。没有时间养气,更不要说养浩然正气了。批评的公信力哪里来?
也就是批评的视野。只是一个狭窄的纯文学视野,还是一个广阔的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文化视野?只是一个中国文学的视野,还是一抑或只是一个表相的社会视野,还是一个深层的人性哲学视野?这也许是今天批评家们面临的最大困惑。
(该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1月29日,发表时有删减)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批评家在阐释一部作品时,套用了大段大段的理论,用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理论来言说。没有了感性的解读。失去了最初的判断。也失去了横向的比较。
一个世界文学的时代哗然而来,我们根本来不及准备和消化。然而,这个时代时间的速度变快了,人际的淘汰也变得更无情了,而那个修行的气场几乎已经不存在了。欲望比任何一个时代更为强大。所以,只好去适应,只好去应场。结果,批评家的欢场上没有了文艺女神的主角。
第二个维度看上去要好把握一些,因为每一个批评家都生活在当下,对当下的体认是最为真切的。然而,批评家的是否优秀也恰恰在对当下的把握中得以体现。因为当下的世界对于不同的批评家是不同的。如果说前一个维度体现了一种纵深的理念,那么,第二个维度就是体现横度、宽度。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学的经纬。
随机文章
上一篇: 批评的维度
下一篇: 陈向东:大数据时代新东方的变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