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期望月薪持续下降是什么信号
29日,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了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从连续5年的调查数据来看,2011年大学生平均期望月薪最高,达到5537.5元,2012年降到4592.5元,今年则进一步下降到3683.6元。
现在的大学生薪酬比前两年都更低了,恐怕对“收入倍增计划”只能发出苦笑。二是会让“读书无用论”抬头,影响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所以,大学生期望月薪持续下降,绝不单是大学生就业理念的事,不只是就业与经济问题。对大学生期望月薪持续下降,建议他们“先搬两年砖”是不负责任的。除了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营造更公平就业环境外,政府还需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希望。
文/李清
发表于新京报,详见: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05/31/content_436417.htm?div=-1
与大学生薪酬持续走低相对照的却是,近年来物价持续上涨,很多产品的涨幅还不小,房价更是持续在高位运行。
不仅要看大学生期望月薪的变化趋势,更要看看具体数字。请注意,期望月薪不等于实际月薪。根据清华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两年70%的毕业生的实际月薪比这数字还低。当然,刚毕业大学生没理由要求高薪,可是,三千甚至两千的月薪,就算不是在北上广而是普通城市,能过什么样生活?
然而,大学生期望月薪持续下降,究竟释放出了什么信号?如果只是求职变难,或者说以前大学生期望过高,那么,只要大学生变得更加理性、现实就可以。但现实不是那么简单。
原因很简单:随着高校扩招,近年来毕业生总数一年高过一年,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能找当然,大学生求职难,也跟经济大环境不够景气、高校的人才培养不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等有一定的关系。